夹层玻璃和钢化玻璃的区别
定义与结构
夹层玻璃采用多层玻璃与高分子聚合物中间层复合而成,通过高温高压工艺实现各层紧密结合。这种特殊结构使其在破碎时仍能保持整体性,有效防止碎片飞溅。
钢化玻璃通过将普通玻璃加热至软化点后急速冷却制成,表面形成强大压应力层。这种工艺使其强度较普通玻璃提升4-5倍,但破碎时会整体瓦解。
抗冲击性能
夹层玻璃受到冲击时,玻璃层会产生辐射状裂纹,不过中间的PVB或SGP等膜层能凭借强大的黏合力,将碎裂的玻璃牢牢固定,阻止其穿透、掉落或飞溅。这种特性使其成为高空建筑和防护设施的理想选择。
钢化玻璃通过特殊工艺形成高强度压应力层,抗冲击能力可达普通玻璃的3-5倍。然而,当外力超过其承受极限,玻璃会迅速爆裂成无锐角的均匀小颗粒。虽然颗粒相对安全,但玻璃整体的防护功能会在碎裂瞬间完全丧失。
隔音与防护性能
夹层玻璃的中间层能有效吸收声波振动,提供优异的隔音效果,同时可阻挡99%以上的紫外线,保护室内物品不受阳光损害。
钢化玻璃在隔音和防紫外线方面与普通玻璃相当,需要通过额外贴膜或组合其他结构才能达到类似效果,但其耐热性和抗温差性能更为突出。
生产工艺与成本
夹层玻璃需要复杂的层压工艺和高质量中间层材料,生产周期较长,成本相对较高。但其维护简单,使用寿命长,综合性价比突出。
钢化玻璃生产工艺主要通过高温淬火处理改变玻璃内部应力,生产流程相对简洁,能耗和材料成本较低,成品价格亲民,性价比更高。
应用场景
夹层玻璃凭借防飞溅、高防护特性,主要用于对安全要求极高的场所,如汽车前挡风、高空建筑护栏、金融机构等需要防爆防坠落的场景。
钢化玻璃因高强度与经济性,广泛应用于室内外装饰,如玻璃护栏、淋浴房隔断、家电面板,以及对美观和安全有一定要求的日常场景。在特殊情况下,两者可复合使用以获得更全面的防护性能。